|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首页 地理教育 环境与遗产解说 可持续发展教育 王民简介 ENGLISH

用户名

密  码

  


初中地理教材

高中地理教材

地理教育研究

国际合作项目
相关文章    



ESD 专业区域中心

ESD 研究生班    

ESD 研讨会      

ESD 相关培训    

相关文章        



第一届全国中学生地理奥赛

旭川青少年地图竞赛

北京未成年人环境道德研究

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原则与教学方式

王民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系,北京 1008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308199907-0010-04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伴随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而产生的,具体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它既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手段。

    1992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等重要文件,并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生物多样性公约》。这些文件充分体现了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反映了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全球共识。从此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全世界不同经济水平和文化背景的国家得以共识和普遍认同,教育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公众有效参与决策的重要性被一再肯定,于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EFS)成为必然趋势。环境教育也不可避免地融人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事业中,开始在可持续发展思想之指导下重新定向,由此开始了“可持续发展教育时代”。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在环境教育和发展教育的基础上,重新定向适应可持续发展而出现的。它是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上,重新提出目标、内容和方法。较之环境教育和发展教育,要广泛、深刻。

  可持续发展教育不仅要求人们珍惜资源、爱护环境,还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观念,具体包括,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人类发展观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类自身的道德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变革;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教育结合了“关于”、“在”以及“为了”环境的教育的三个方面。确保学习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各项目标)的完整性。在实践中,确保的学习项目包括培养环境与发展意识、知识、价值观、关心、责任感和行动等内容。

一、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

以环境教育目标作为参照,本文提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见下页表1)

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中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它们只有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才能为学生所掌握。在讲述和组织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有关的内容和活动时,遵循一定的原则是必要的。这些原则既规范着教师的教,也指导着学生的学,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1.启发性原则

    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注意营造民主开放的氛围,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可持续发展教育所需要的知一识、技能、态度等。

    如果教师能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需求等,因人因时采取启发式教学,学生就可以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行为持续于学校之外,持续于终生,不再视之为仅是一种义务,而是一种责任。

    2.参与性原则

参与性原则,要求教师促使每个学生透过其个人体验去学习,通过实地考察等活动形式,获取有关环境与发展方面的第一手资料,使得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参与性原则试图让学生更多地关注周围社区、关注周围环境。它能促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对可持续发展所涉及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问题有亲身的体会,增加感性认识,同时也能使学生感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贯彻参与性原则,还能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有关环境与发展的各种知识,注意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3.渗透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各方面,不是单一领域可以解决的,需要全社会地共同努力。可持续发展教育具有综合性和跨学科性,因此,它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使可持续发展成为贯穿于各学科的一条“红线”。

    渗透性原则要求教师从本学科的实际出发,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渗透其中,并且注意与其他学科以及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活动、社区环境等的协调、配合,形成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合力。既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技能、态度等,同时也要在课堂之外巩固和发展这些成果,使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得以实现。

    在贯彻渗透性原则时,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科教学内容,从学科特定的角度来联系可持续发展,注意自己的教学内容以及组织的有关活动,尽量不要与其他科任教师重复,也不要牵强附会,为渗透而渗透,以免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作为学校管理者来说,更要注意对各科任教师教学活动进行统筹安排。

    4.批判性原则

    批判性原则鼓励学生重新审视自己、自己的过去和未来,对现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批判性地思考,认识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本质和深层原因。注意发展学生对社会的理解、技能和态度,批判性原则可具体表现在以下各方面:

    ①批判性反思的知识

l                              批判性地考察影响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权力与决策的制度。

l                              批判性地考察决策如何影响产品的分配和资源的利用。

l                              批判性地考察不同的社会组织(结构)及其他们对整个环境的影响。

l                              批判性地考察新闻媒介如何描绘和传达有关自然和环境的形象和信仰,帮助学生发现其中的偏见。

l                              批判性地考察学生的生活方式,找出他们能够为帮助与环境保持更可持续关系的可行的办法。培养学生考虑日常过程和事件如何与环境和发展相联系的批判意识。

    ②批判性思考的技能

l                              学会批判地审视有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社会争端以及争端背后的价值观(立场)

l                              学会批判地思考各种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在社会中的角色(作用)

    ③民主的技能与价值观

l                              培养民主参与和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洞察力、能力和承诺。

l                              尊重选择的自由,尊重真理和推论、宽容和公平。

    ④环境政治过程的经验

l                              参与各层次的各种真实的或模拟的环境政治过程。

三、可持续发展教育提倡的十种教学方式

    保证学生能得到丰富的体验和丰富的学习情境,对于使学生逐渐形成关于环境的认识和正确的决策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为了适应学生的个体需要、能力和兴趣的要求,使用多种教学方式也是必要的。

    教育过程中采用何种教学方式取决于所要达到的目标。例如,全班参与的活动可能更适合于传递要求全体接受的一致的信息,如介绍某项工作或解释概念;但是对于小组活动来说,就更适于培养合作的精神,对他人观点的尊重以及批判性的思维能力。根据国外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践,以下一些教学方式是可持续发展教育所提倡并经常采用的,它们可以促进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相关的技能水平及个人素质的提高。

    1.参与式学习

    参与式学习要求学生参加到整个学习过程中,自己设定学习目标,设计和组织实施学习计划,评价自己的学习成就,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有助于培养他们思考和行动的能力,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在涉及环境问题的情境中,学生都会应用到这种能力。

    2.合作式学习

    鼓励学生一起工作去达到一定的目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集体作出决策,对培养他们对环境的个人和集体责任感是重要的。

    3.探究式学习

    可持续发展教育应当提供条件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和调查,找出、分析、解释和评价关于环境与发展的信息。学习过程应当激发学生思考环境与发展问题,鼓励他们寻求问题的答案或设计自己的解决途径。

    4.提供采取行动解决问题的机会

    关心和改善环境的实践是发展年轻人环境意识和行为动机的有效方式,根据真实问题,提出解决途径,比如,解决当地的一条河流的污染问题及当地房屋建设的影响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澄清他们自己的观点并探索不同的见解。这是培养学生关心环境的意识并形成行为的意愿的有效途径。

    5.提供讨论不同见解和信仰的机会

    孩子们应该有机会讨论他们关于环境问题的见解和信仰,调查有争议的问题更能增强他们的环境意识,并鼓励他们去辨别自己的见解,探索不同的观点。讨论可以由照片、模拟游戏、竞赛、戏剧以及媒体发布的最近的信息的运用来引发。为了鼓励开放性和不同的见解,分成小组也是较好的形式。

    6.积极地接触环境

    孩子们要有机会去接触和欣赏环境,可持续发展教育常常发生在寻找环境问题解决方法的过程中。

    7.直接的体验和实践

    获取第一手资料:可持续发展教育重点应该放在学生自己的探索和研究上,包括直接的体验。因此,应该创造机会让学生在教室外、在学校场地上及其他地点活动,与不同环境的直接接触可以使学生运用直接环境作为学习的资源,增强他们的环境意识及对环境的好奇心。

    8.参与当地社区活动

    参与当地社区的活动可以使学生有机会与那些在现实中直接处理和环境有关问题的人员发生接触,如设计师、建筑师、卫生官员、经济学家、企业家、政府官员等,并且从他们的技巧、经验、态度和知识中学到许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

    9.通过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来学习

    年轻人对身边的问题和生活中的真实场景最感兴趣。实际上,联系实际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

    10.提供给学生进一步学习的资料

应当让学生能够接触广泛的教学资源和材料,让他们了解他们所在当地的环境,并激发他们对其他地方环境的兴趣。这些材料可以是录像、照片、书籍等。

 

——摘自《学科教育》 1999年第7期


Copyright © 2005.  王民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9647号